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来源:   发表时间:2011/12/30 阅读次数: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2011年12月28日

2011年12月28日上午,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除了学术委员会成员外,还有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吴广明教授、科技处处长贺鹏飞教授、理学部常务副部长顾牡教授、物理系及航天八院相关主管领导、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及物理系部分青年教师。吴广明教授代表学校致词,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东元院士主持了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

首先,重点实验室主任沈军教授从第一性原理与软凝聚态理论、人工微结构磁性材料与电介质器件、人工微纳结构光电与探测功能材料及器件以及人工微结构声子学材料与应用等4个特色研究方向进行总体介绍,并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调整、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项目资助、论文发表、专利、科研奖励、对外交流与各方向典型进展等方面作了全面汇报。接着,在赵东元院士的主持下,周仕明、包志豪、刘波和张增星等四位教师分别从磁记录相关的材料和物理研究、材料的纳米多孔化及应用、辐射探测微纳结构材料以及纳米结构的设计、物性与器件研究等方向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汇报过程中委员们与报告者之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特别是赵东元院士、王思培研究员、宋志棠研究员、唐永建研究员、朱志远研究员等委员还针对磁记录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气体热还原法造孔过程的结构表征、闪烁体表面结构的实现和ZnO晶须的生长机制等科学或技术问题多次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整个汇报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产生出不少新的科学思路和具体的技术方案。

委员们在听取报告后,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近一年来取得的科研进展,热情赞扬了实验室在原有方向重组和新兴方向引进相结合的创新体制,高度评价了实验室在抓紧高级人才引进、科研骨干培养与青年人才储备上的进步。委员们还就重点实验室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如何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硅酸盐研究所、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机所、兰州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工程的深入合作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并殷切期望实验室能保持基础前沿研究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特色,强化需求牵引与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学术水平、研制规模与工程应用能力。学术委员们还对实验室的大体发展方向上进行了指导,建议实验室坚持采用统一的多尺度理论计算指导微结构设计、进一步研究其性能和应用的发展路线,建立起方向更加明确、应用针对性更强的特色研究内容,继续跟踪国家与上海市的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利用上海市的地方资源(如上海光源)拓展科研能力建设,并将研究力量集中于空间、能源、惯性约束聚变等关键应用领域,从整体、机制和高度上为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此后,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东元院士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过去所做的建设工作以及重点建设研究方向上取得的成绩,认为实验室的技术发展突出,有强劲的上升趋势。提出实验室应将更多的科学概念或理念注入于应用研究之中,以升华应用研究的意义,指导工程应用;并建议后续的学术委员会和实验室具体研究人员之间能建立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多提科学性问题和基础性思路,多了解应用背景与实际需求;最后,赵院士还期盼实验室能在跨学科交流方面得以增强,特别希望能加大与化学专业人员的合作,引进优秀的化学专业人才,以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希望通过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努力,冲击国家更高级别的奖项和科研项目。

会议对明确重点实验室的体制建设、学术发展方向、今后的发展目标和高水平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领导合影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物理馆6楼 / 赤峰路67号同济大学南校区第一实验楼6楼 电话:(86)021-65985221/65980771/65982763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